简体 繁体 站点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府文件
索 引 号 014281333/2023-00028
发布机构 东海县白塔埠镇 发文日期 2023-05-04
标 题 关于印发白塔埠镇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应对处置预案的通知
文 号 白政发〔2023〕22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时 效
关于印发白塔埠镇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应对处置预案的通知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23-05-11

白政发〔2023〕22号

关于印发白塔埠镇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

疫情应对处置预案的通知

各村、各有关单位:

根据连云港市联防联控指挥部办公室《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应对处置预案》、东海县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办公室《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应对处置预案》,结合我镇疫情防控工作实际,为指导我镇各村、各单位做好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应对工作,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牵头制定了《白塔埠镇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应对处置预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白塔埠镇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应对处置预案

白塔埠镇人民政府

2023年5月4日

附件:

白塔埠镇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

应对处置预案

为做好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应对准备和处置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疫情对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根据连云港市联防联控指挥部办公室《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应对处置预案》、东海县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办公室《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应对处置预案》,结合我镇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思路

对于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采取以强化监测预警和“缓疫压峰”为主的应对策略,一方面持续关注全球及全国新冠病毒变异与疫情进展,继续强化疫情报告制度。当疫情迅速上升时,要以“保健康、防重症”为目标,在保持“乙类乙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动态监测,及时上报,根据疫情流行强度,通过动态调整公共卫生、社会干预、疫苗接种等措施,压低疫情高峰,避免医疗系统严重过载,平稳渡过疫情流行高峰。在疫情可能发生高流行的地区实施“缓疫压峰”措施,适当采取减少人际接触的公共卫生与社会干预措施,延缓疫情传播速度,强化社会面风险管控和脆弱人群保护,做好医疗资源调配和医疗救治工作,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指导原则

1.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全力抢救生命、救治患者,把党的宗旨意识转化成为人民行动,在疫情面前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2.坚持统一领导,联防联控。根据镇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镇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协作,有效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共同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应急工作。

3.坚持监测预警,强化准备。实施常态监测和疫情上报制度。强化医疗物资保障供应,统筹镇卫生院及各村卫生室医疗资源,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和防病能力,平稳度过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高峰。

4.坚持分期分步,有序应对。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按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流行的不同阶段不同强度,指导做好疫情应对处置工作。各村动态评估疫情风险和发展趋势,分阶段分强度动态调整应对策略和处置措施,落实属地责任,提高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应对处置水平。

(三)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流感大流行应急预案》以及《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应对处置预案》等编制。

(四)阶段划分

根据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和危害程度,将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应对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应对准备阶段、应急响应阶段(按疫情流行强度分低、中、高三个强度)、常态化防控阶段。

(五)适用范围

适用于可能由目前国内主要流行株奥密克戎BA.5和BF.7引发我镇的第二波疫情,以及出现免疫逃逸能力和传播力增强而致病力未明显增强的变异株造成的新的疫情流行,针对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指导和规范应对准备和处置工作。

如出现致病力增强的变异株导致疫情的应对处置工作,按《白塔埠镇应对可能出现的新冠病毒致病力增强变异株处置预案》执行。

二、应对组织管理

按照镇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决策部署,镇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我镇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应对准备、应急响应和常态化防控阶段工作。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组织构架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适时进行调整。各村按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要求,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动态调整完善疫情应对组织指挥体系。

三、阶段划分

本预案通过预测下一波疫情可能经历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应对准备阶段、应对处置阶段、常态化防控阶段三个阶段。

四、应对准备阶段

(一)应急指挥体系和预案方案准备

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组织制定我镇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应对处置预案、工作方案和技术规范。各校负责制定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应对学校防控工作方案。

(二)加强疫苗准备与接种

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根据国家、省、市、县统一安排,制定我镇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方案并组织实施,各村定期报送疫苗需求计划,卫生院组织开展向上对接调配疫苗和接种工作。对未感染且未完成既定免疫程序接种的人群,按免疫程序尽快完成接种。对已感染但尚未完成相关免疫程序的60岁以上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根据国家、省、市、县统一安排,组织开展后续接种。

(三)抗病毒药物准备

镇卫生院、各村卫生室按照职责分工,根据需要做好抗新冠病毒药物的应急储备、调运等工作方案准备;提前做好救治药品的储备保供和临床应用。

(四)加强重点机构医疗物资准备

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根据上级指挥部统一安排,督促镇卫生院按照服务人口数的15%-20%准备中成药、退热药、止咳药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治疗药物,结合疫情流行分期配备。镇卫生院、各村卫生室药品配备可用量始终保持在2周以上,其他医疗物资按照《关于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新冠感染物资配备参考标准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3〕14号)进行配备。镇养老院按照一个月的日常使用量动态准备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治疗药物和医疗物资。

(五)落实重点机构重点人员疫情防控措施

加强对居家老人、养老院内服务对象等脆弱人群的摸底调查,继续加强疫苗接种的组织动员,加强进出人员、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的健康监测。脆弱人群集中场所设立闭环管理区、流动管理区和健康观察区,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做好应对可能到来的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相关准备。各校加强工作人员和学生的健康监测,强化师生健康教育,做好疫苗接种、个人防护工作。

(六)信息通报

加强与国家、省、市、县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及时收集、分析全球、全国、全省、全市、全县新冠病毒感染监测信息。各部门要建立信息交流和合作机制,及时互通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监测等重要信息。

(七)宣传教育

镇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组织开展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应对知识普及工作,充分利用大喇叭、微信群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引导群众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等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合理膳食、规律起居、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倡导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加强个人防护、做好健康监测,努力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五、应对处置阶段

当疫情在全镇范围内波及较广,短期内病例数激增,存在导致医疗资源挤兑的风险,需采取“缓疫压峰”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评估认为进入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流行期后,按照低、中、高三个等级,划分疫情流行强度,发出预警信息,报请县疫情防控领导指挥机构启动并动态调整相应级别的应对处置措施。

(一)低流行强度

1.启动条件:当单日新增感染率0.1%-1%,新冠病毒感染者救治床位使用率低于50%,为疫情的低强度。

2.应对处置措施:

(1)启动应急指挥机制。疫情可能发生流行的村、小区要进一步加强力量统筹,确保运转顺畅,确保各方密切协作、决策高效可行。

(2)加强疫情发展态势监测与上报。镇卫生院、各村卫生室及时报告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落实相关信息报告管理要求。

(3)强化公共卫生和社会干预措施。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洗手等个人防护措施。保持人际距离,在等待区设置“一米线”,提醒人员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出现人员聚集。严格管理养老院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对维持社会基本运行和保障的重点机构人员加强保护措施。

(4)保障药品和医疗物资供应。镇疫情防控指挥部要加强药品、防护用品、检测试剂、医疗设备等医疗救治物资的统筹调集力度。市场监管分局要密切关注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价格波动情况,依法从严查处哄抬价格、违反明码标价规定、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

(5)积极稳妥推动疫苗接种工作。按照国家、省、市、县统一安排,如有保护效果更好的新疫苗获批使用,考虑优先针对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医务人员、关键岗位人员进行接种。

(6)加强宣传引导和强化个人防护措施。继续宣传引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提高个人和家庭防护意识。引导公众科学就医、合理用药。感染者非必要不外出,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如需外出应全程佩戴N95或KN95口罩。

(7)强化对养老机构内脆弱人群的保护,结合设施条件实行内部分区管理。各校、各企业做好人员健康监测,发生疫情后及时采取减少人际接触措施,延缓疫情发展速度。

(8)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组建疫情防控工作督导组,制定督导方案,分村包干,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流行期前以防控工作部署等情况为重点进行督查。在流行期对养老院、学校等重点单位进行督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二)中流行强度

1.启动条件:当单日新增感染率1%-3%,新冠病毒感染者救治床位使用率处于50%-80%,为疫情的中强度。

2.应对处置措施:在低强度疫情应对措施基础上,根据疫情流行规模、强度,适时启动以下应对处置措施:

(1)进一步强化应急监测及上报。尤其做好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等监测。动态调整监测重点,加强入境人员等监测检测。

(2)加强医疗救治措施。镇卫生院、各村卫生室发热诊疗、液室、住院病房等应开尽开,实施延时服务,持续提供相关医疗服务,快速扩容增能。

(3)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和社会干预措施。关闭棋牌室、浴室等娱乐场所。餐饮业取消5人以上聚餐。适当采取错时上下班,弹性工作制。

(4)加强大型活动管理。严格控制举办大型文艺演出展会等集体类活动,其中室内大型文化演出、展会等活动。员控制在核定人数的75%以内。线下活动举办单位要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要求,落实预约、人流管控、人员侧戴口罩、场所消毒通风等疫情防控措施,暂缓娱乐场所大型经营性活动。

(5)养老院经科学评估后采取有序开放管理或封闭管理措施,定期开展全员核酸或抗原检测。

(三)高流行强度

1.启动条件:当单日新增感染率超过3%,新冠病毒感染者救治床位使用率超过80%,为疫情的高强度。

2.应对处置措施:在中强度措施基础上,适时实施更严格的社会干预措施:

(1)进一步强化医疗救治措施。镇卫生院、各村卫生室应开尽开,实施延时服务,提供24小时热线服务合理安排住院病房做好感染者社区救治和上级医院下转衔接。

(2)进一步严格公共卫生和社会干预措施。仅保留生活必需品、药品经营场所正常开放。非关键岗位人员放假或

远程办公。幼儿园、中小学停止线下教学。降低人员流动,减少非必要出行。

(3)进一步强化大型活动管理。必要时暂缓举办非必要的演出、集会和大型会议等活动。暂停娱乐场所大型营业性活动。

(4)加强社会维稳。强化社会全面管控,聚焦重点场所和重点时段,公安、镇执法部门等多方联动,强化秩序维护,保持社会稳定。统筹力量,加强公共服务。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多渠道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积极预防、减缓和尽量控制疫情的心理社会影响。

(5)养老院经镇疫情防控指挥部上报县疫情防控领导指挥机构评估同意后采取封闭管理措施。加大对养老机构人员核酸和抗原检测,确保医疗资源紧张时,养老机构感染人员优先救治转诊。

六、常态化防控阶段

(一)启动条件

以镇为单位汇总监测结果,统筹考虑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流行水平、医疗救治情况和正常诊疗秩序恢复情况等,当同时满足疫情连续3日单日新增感染率<0.1%、监测发热门诊患者阳性检出率<10%、监测急诊就诊患者阳性检出率<2.5%、在院重症患者新冠病毒阳性率<20%等4个评价指标时,根据专家组的评估建议,可认为全镇疫情流行期结束,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

(二)应对措施

1.各有关部门做好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应对的总结和自评工作。从指挥响应、物资保障、防控救治、宣传引导等方面,开展分析评价,总结经验、成效和不足,形成疫情防控报告,尽快完善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应对预案和各项工作方案。

2.监测和分析,按照相关策略继续推进疫苗接种。

3.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能力建设,明确要求,落实措施,切实解决疫情应急处置中需要细化实化具体化的问题,为防范和应对新一波疫情做好准备。

4.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完善相关计划和工作方案,恢复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