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4285019/2024-00013 | ||
发布机构 | 东海县城管局 | 发文日期 | 2024-06-26 |
标 题 | 东海县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管理制度 | ||
文 号 | 无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
时 效 |
东海县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管理制度
一、中转站建设标准
乡镇(街道、场)、园区应根据《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T 47 - 2016)确定中转站建设规模和数量,配备具有压缩功能的垂直式或水平移动式压缩设备、渗滤液收池、有机易腐垃圾资源化处理终端(阳光堆肥房)、大件垃圾处理中心、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可回收物暂存点、有害垃圾暂存点等设施。中转站加装冲水枪,方便清洗中转站箱体及进出车辆,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1、转运站的建筑风格、色调应与周边建筑和环境协调。
2、转运站的建筑结构形式应满足垃圾转运工艺及配套设备
的安装、拆换与维护的要求,宜采用框架结构形式。
3、转运站要设立围墙。站房建筑结构应保证垃圾转运作业在相对密闭的状态下进行,以便于对污染实施有效控制。
4、转运站垃圾转运车间应安装便于启闭的卷帘闸门, 设置非敞开式通风口。
5、转运站内的辅助用房应单独设置。
6、转运站建筑结构应考虑大风、地震、大雪等自然灾害,并应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进行针对性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的有关规定。
7、转运站宜采用侧窗天然采光。 采光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的有关规定。
8、转运站火灾危险性类别应属丁类,其灭火器配置应按轻危险级考虑;对于具有分类收集及预处理功能综合型转运站的可回收物储存间(室)等存放易燃物品的设施,火灾危险性类别应为丙类,其灭火器配置应按中危险级考虑。
9、转运站地面(楼面)的设计,除应满足工艺要求外,应做防腐处理,且应便于清洗。
10、电源开关及插座应设置在离地面0.9m以上,电源开关
及插座应防水。
二、中转站日常管理制度
1、中转站工作实行定人定岗专人负责制,工作人员应爱护站内设施设备等公共财物。
2、中转站垃圾必须做到日产日清,严禁垃圾“留站过夜”。
3、及时清理压实作业区地面撒落垃圾,确保地面干净,无油污、污水。保持垃圾中转站院内及周边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无垃圾飘浮物。
4、保持垃圾中转站压缩机器设备与箱体外观整洁,按时维护保养,保障设备完好和有效运转,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5、经常清洁垃圾中转站内墙面、天花板,做到没有明显积灰污迹、蜘蛛网、乱涂乱画。
6、中转站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在规定时间到岗交接班,不得迟到、早退、擅离岗位。未经领导同意不得自行换班、顶班或请人上班。
7、进站人员和车辆必须遵守站内规章制度,服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安排。
8、中转站工作人员应厉行节约,做到节水、节电,不得乱接乱拉电线和使用超负荷电气设备,确保用水、用电安全。
9、中转站内管理制度应上墙,操作人员须穿着工作服上岗操作,做到文明规范服务。
10、各乡镇中转站要自行调整本辖区垃圾收集运送时间,并减少集中清理的次数,防止短时间内垃圾量骤增,保证中转站机械设备在有效负荷内工作,确保生活垃圾及时清运。于站内选择一醒目位置设置车辆调度电话牌。
11、做好中转站日常运行记录,做到数据事项准确无误。
12、各乡镇需与有处理资质的企业签订协议,定期对渗滤液进行抽取处理。
三、中转站安全操作规范
1、操作员要进行上岗培训,熟知用电知识,充分熟悉并严格按照说明书和作业指导书对压实器进行操作、维修、保养,不得擅自调节压实程序,确保压实器系统状态稳定。
2、操作员每天操作前检查压实器系统程序,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上报修理维护。
3、要保持压实器清洁、安全,严禁在压缩头内拾捡垃圾。无关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操作间,严禁非业务人员操作压实器设备。
4、操作员应禁止作业时压实器平台上站立人员,压缩机与垃圾箱联接或分离时,锁紧钩旁边严禁站人,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5、严禁在清运车辆没有停稳时操作设备,严禁设备上料时伸头观看或者站在料斗下,要确保作业安全。
6、操作员随时观察箱体内垃圾量情况,严格把握压缩箱体容积,及时压实,避免收集车垃圾倾卸外溢。
7、操作员应及时阻止驾驶员违规野蛮装卸,严禁将建筑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易燃易爆危化品倒入压缩箱。
8、站内工作人员要协助垃圾运输车辆安全地驶入和驶出中转站,做好垃圾运输驾驶员的观察员。
9、压缩箱装满垃圾后要及时把渗滤液排放干净。每日观测污水池库容存量,及时外运处置,确保不发生污水满池外溢。
四、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及卫生标准
1、做好各类设备的例行保养、维修工作,并做好记录。
2、每周中转站应安排一日为设备保养日,根据设备保养要求,定期更换机油,每天对箱体进行一次保洁,使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全年机械设备、线路不得少于两次以上的大型保养。
4、定期对垂直压缩设备和移动压缩箱体进行养护,转运工作结束后,对箱体前舱门的残余垃圾及渗滤液及时冲洗,防止腐蚀液压油管。
5、密切关注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机,切断电源,查明原因,及时排故。如电路、油路出现故障时,不得擅自修理,及时上报,由专业人员修复。
6、中转站内外场地应保持清洁卫生、无散落垃圾和污水外流现象。物品分类堆放有序,整洁干净,无乱堆杂物。
7、垃圾转运结束后,中转站场地、设备必须清洗一次,无暴露垃圾,疏通下水道,确保无恶臭现象,禁止将渗滤液和掺有渗滤液的污水乱排乱放。
8、中转站站内外要进行适当的绿化、美化,做到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五、中转站消杀制度
1、消杀工作是中转站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环节,必需严格落实消杀要求,组织消杀作业。
2、消杀时间为每年4月-11月,每天进行一次灭虫消杀工作,其它月份具体参照各标准作业规程的要求进行消杀。
3、根据气候变化和蚊、蝇密度,适当调整药量和消杀次数。
4、做好消毒消杀记录,每日将消杀时间、药品用量进行详细记录。所用药品要严格按照稀释比例使用,严格履行手续和管理制度,任何人不得私自动用,剩余药品要及时入库。
5、消毒结束后,必须将消毒设备冲刷干净并及时保养。
六、中转站车辆调度申请
1、各乡镇根据实际垃圾量严格落实次日车辆申请,合理申请车次,对站内垃圾进行转运,严禁站内垃圾积存,做到日产日清。
2、工作人员应与转运车驾驶员提前沟通,确保转运车进站时站内工作人员在岗在位。
3、如工作人员申请的转运车未到或推辞的,由工作人员及时拨打调度监督电话,对相关情况如实反映,监督电话:87236790。
4、站内工作人员尽量做到让转运车满载,避免出现空车等情况。
5、工作人员建立申请台账,将每日申请的车辆进出站时间记录在册,并记录车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