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素有“百库之县”的美誉。近年来,县水务部门高度重视水库管理保护工作,落实责任,因地制宜,突出强化安全运行、工程管理、开发利用,切实提升水库规范化管理保护水平。
据了解,我县境内现有在册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7座、小型水库57座,此外还有重点塘坝15座。总库容4.68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62亿立方米,灌溉面积约39万亩。众多水库的安全运行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改善农业灌溉条件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保证水库安全运行,县水务部门完善分层负责制,严格落实水库大坝安全三级责任人和水库防汛三级责任人双套防汛抢险责任体系,每年在报纸、网络媒体公示,并在水库大坝醒目位置设置告示牌,接受全社会监督。落实维修管护,各水库都设置了专门的工程管理小组,定期对水库大坝、建筑物、滩涂进行巡查,做好日常管护工作。各水库全部配备了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定期不定期进行巡视检查,每次巡查记录、图件和报告按技术管理办法及时整理归档。
以创建省级水管单位为抓手,下大力气在工程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上升级提档,打造特色和亮点,推进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运行机制。去年,安峰山、昌梨、大石埠等3个水库管理所被评定为省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讲习、北涧等14座小水库通过省规范化小水库考核。今年,计划将10座新增注册小型水库全部创建为省规范化小水库。
由于历史原因,水库管理界线不明,大量开发行为侵占水库周边区域,对水库防洪安全、大坝安全、兴利效益、生态环境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县水务部门一方面落实注册确权,投入资金655万元,完成100个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定工作任务。另一方面,结合“两违三乱”专项整治,2019年组织联合执法27次,清理库区“两违三乱”676处,其中违法圈圩65处,违法建设486处,畜禽养殖62处,违法种植57处,其他违建6处,清理面积约105万平方米。
水资源优势是我县良好的自然禀赋。县水务部门实行生态优先,以实现“绿富共赢”为目标,扎实推进水资源渔业养殖和生态旅游开发利用。西双湖水库顺利获批4A级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李埝乡场东水库获评省级水利风景区并被纳入生态旅游开发区域,昌梨水库与江苏祥港旅游开发公司签订开发协议,计划投资8亿元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其他水库进行渔业生态养殖,与承包方签订合同条款要求不得污染水体,不得投放饲料。在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同时,严格涉水建设项目审批,确保水生态系统不受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