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海县城管局规范渣土车辆管理,推行数字化电子车牌识别技术运用于渣土运输车辆管理,该项技术应用经验做法曾在全市推广。截至6月末,纳入该局管理的122台新型数字化智能渣土车、109台混凝土搅拌车“数字化管理身份证”,全部通过智能化手段进一步完善建筑垃圾存放、运输管理,初步实现城市渣土运输车辆管理规范化、数字化。为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以前,老式渣土车沿途抛洒滴漏、不按规定线路行驶、偷拉乱倒现象时有发生,是城市渣土运输的痛点所在。现在,我们为渣土车、混凝土搅拌车全部装上视频实时监控,对所有的工程车辆24小时不间断的实时监控。通过工地出入口的摄像头,对工地进出口的车辆实施黑白名单制度,进行核准制。”县城管局渣土执法分队分队长朱江介绍说。智能化管理平台对城区运行的渣土车、混凝土搅拌车及散装建材运输车辆统一实时监管、指挥调度、发布信息等,实现智能化管人、管车、管工地。渣土车辆安装智能化车牌,是车联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张内含无线射频识别(RFID)芯片的白色卡片,将其安装在汽车挡风玻璃上。通过安装在道路和工地等地方的专门读取装置或手持读取装置,扫描无线射频识别芯片上的信息,由此确定汽车的相关信息,电子车牌如同车辆的移动身份证。
在安装数字化车牌工作中,该局采取事前审批、途中监管、卸点打卡,即提前申报审批备案,预防渣土车的违法违规行为。没有按申报审批地点装卸,只要渣土车开出工地,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在中途没有按申报审批路线行驶,也可以被摄录。更重要的是,安装电子车牌的车辆即使将号牌遮挡、污损、变造后也难逃“法眼”,因为此时电子车牌信号接收设备是和电子警察联动,电子警察接收的车辆信息是从电子车牌中由内向外发送的,而且,信号是不可随意更改。“统一加装实时监控系统,保证了渣土在出工地到运输然后到最终处置全过程的防控防治,这样的话在道理扬尘治理方面可以说得到了根本的治理。与此同时,城管局与公安部门进行数据实时共享对接,实现渣土车辆在城区运行管理无死角,并可根据车辆运行实时智能化数据管理,及时进行路线优化和调整,为实现城市“降尘治车”,渣土车运输管理智能化、数字化、科学化奠定了基础。目前,东海县现有122辆渣土运输车、109台混凝搅拌车,全部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实现城市道路扬尘治理的精准化,为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一号行动”取得实效。
下一步,城管部门将强化科技监管,升级完善数字化渣土管理服务平台,突出对蓝天保卫战重点事项的监管,杜绝非法渣土运输车扰乱市场的行为。对渣土车、混凝土搅拌车辆,实行“二维码”管理,提升渣土车、混凝土搅拌车的智能监管手段和扬尘防控水平,大力引导企业单位与广大市民齐抓共管,打造全民参与防尘治尘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