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戏韵流芳。日前,山东省邹平市文化中心剧场内座无虚席,掌声如潮。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邹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山东省第二届吕剧优秀剧目展演”隆重启幕,来自江苏省东海县吕剧团创排的吕剧小戏《平安回来》作为山东省外唯一受邀的专业吕剧团体剧目,以其深沉的家国情怀与精湛的艺术呈现,为现场观众及专家评委带来了一场直击心灵的视听盛宴,成为展演中一抹亮眼的风景。
吕剧,作为扎根齐鲁大地的传统戏曲形式,此次展演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娘家人”——江苏省东海县吕剧团。作为目前山东省外唯一的吕剧专业表演团体,该团的亮相本身就具有特殊意义。他们带来的《平安回来》,不仅是一次艺术上的交流,更是一次血脉相连的文化回响。该剧聚焦于一个普通家庭在国难当头时的抉择,通过“一件红坎肩”与“一面护心镜”这两件极具象征意义的道具,巧妙编织了母子情深与赤子报国的双重叙事,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存亡紧密相连。
艺术溯源:英雄赞歌舞台新生
《平安回来》的创作灵感源于九三阅兵式上备受瞩目的“演马庄战斗英雄连”的英雄事迹。创作团队深入挖掘英雄背后的普通人性与情感温度,将宏大的历史叙事浓缩于一个“清晨送别”的特定场景。舞台上,母亲手中的红坎肩,饱含着她“拴”住儿子平安的朴素祈愿;儿子怀中的护心镜,则凝聚着父亲曾经的戎马生涯与深沉的家国传承。当集结的号角吹响,赵家儿女毅然从戎的决绝,母亲深明大义的送别,战士视死如归的慷慨,在吕剧悠扬的唱腔与细腻的表演中层层递进,生动勾勒出一个民族在危难之际不屈的脊梁。
现场反响:掌声泪水见证精品
演出现场,气氛热烈而凝重。随着剧情的推进,许多观众情不自禁地流下热泪。演出结束后,专家评委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位资深戏剧评论家表示:“《平安回来》虽是小戏,但格局宏大、情感厚重。它成功地将革命英雄主义与普通人的亲情伦理相结合,用传统的吕剧艺术语汇讲述了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国故事,是传统戏曲现代化转型和主旋律题材艺术化表达的一次成功探索。”
文化担当:古树新枝更著花
吕剧团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吕剧艺术的发展需要传承,更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我们希望通过这部作品,不仅致敬英雄,传承红色基因,也探索吕剧艺术在表现现实题材、弘扬时代精神上的更多可能性。”
此次《平安回来》在山东的成功展演,不仅展现了东海县吕剧团深厚的艺术功底与不懈的创新精神,也印证了传统吕剧艺术的强大生命力与跨地域文化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