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东海新闻
张湾乡:“鹦鹉经济”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浏览次数: 作者:李化炜 彭献根 信息来源:东海县融媒体中心 更新时间:2025-11-14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在张湾乡,有个鹦鹉养殖户,他从一名纯粹的鹦鹉爱好者,凭借着执着和钻研精神,将小小的鹦鹉做成了年产值数百万元的大产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成和他的鹦鹉世界。

走进张湾乡的鹦鹉养殖基地,鹦鹉的鸣叫声交织成一曲欢快的乐章。基地负责人李成告诉记者,他与鹦鹉结缘纯属偶然。然而,正是这份偶然的邂逅,点燃了他对鹦鹉养殖的热情。仅用了短短2年时间,他就从一名鹦鹉爱好者成功转型为专业养殖户。如今,他的养殖基地占地达1万平方米,养殖鹦鹉数量超过2000只。

“我们现在主要养殖小太阳和和尚鹦鹉。”李成介绍道,“小太阳鹦鹉互动性特别强,粘人度高,网友们都亲切地称它为‘会飞的狗’。和尚鹦鹉则具有很强的说话能力,互动性也很好。”

鹦鹉那艳丽的羽毛、出色的语言能力和强互动性,深受众多市民喜爱。李成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市场商机,采用“批发 + 电商直播”的双轨销售模式,将鹦鹉销往全国各地。

“这边销路非常好,有人一次性就定了600只鹦鹉,这占目前基地全年繁殖量的10%。”李成兴奋地说,“在直播过程中,我们就能把货卖掉。预计一个繁殖季,年收益在300万到500万之间。”

鹦鹉养殖带来的利润十分可观。以一对鹦鹉为例,刨去饲料、场地、人工和水电等成本,小太阳鹦鹉的纯利润约2000元;而一对和尚鹦鹉的纯收益更是高达15000到20000元。一些毛色稀有的变异品种,价格还能翻倍。

面对良好的发展态势,李成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有着更为长远的发展规划。

“接下来,我们会引进一些大型鹦鹉,像葵花、金刚、非洲飞鹦鹉等,这些品种羽毛艳丽、说话能力强。”李成说,“同时,我们也打算扩大养殖规模,带动周边的老百姓一起养殖,让大家都能通过鹦鹉养殖走上致富路。”

李成的鹦鹉养殖事业,不仅为自己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也为张湾乡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鹦鹉经济”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看到了发展的希望,一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张湾乡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