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东海新闻
一位人大代表眼中的石梁河水库变迁
浏览次数: 作者:傅本龙 信息来源:东海县融媒体中心 更新时间:2021-12-01

“我在石梁河水库边上长大,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石梁河籍市县人大代表,看到市级层面成立海陵湖旅游开发工作机构,借鉴先进地区湖光旅游发展经验,依托海陵湖及地方特色资源,打造继花果山、海滨浴场等旅游景点之后的全市旅游新亮点,我对今天的石梁河水库变化感到惊喜!”作为市、县两级人大代表,江苏嘉明碳素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喜利日前向笔者讲述石梁河水库的变迁。

薛喜利口中的石梁河水库,又称海陵湖,是江苏省第一大人工水库,位于东海县、赣榆区和山东省临沭县三地交界处,最大库面积91平方千米,最大库容5.31亿立方米。1956至1957年水库内渔民拖儿带女,拆房拉畜,搬迁至水库南岸石安河东。1958年,集徐州8个县百万民工昼夜施工,用肩挑、车拉、人抬方式,历经5年,于1962年建成。水库集防洪、灌溉、水力发电、水产养殖、旅游为一体。1999年由淮河治理委员会牵头投资3.2亿元,对堤坝进行了除险加固,对水利枢纽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枢纽工程气势恢弘。

薛喜利说,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个时候的石梁河水库没有污染,湖水清澈、沙鸥翔集、岸边牛羊成群,沿库的渔民捕鱼为生,湖边万亩杨树林绵延至赣榆区沙河镇,是天然的氧吧。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沿库开始开挖黄沙资源,网箱养鱼,由于巨大的利润造成大量采砂船只和无序网箱养鱼成倍增长,每年造成上亿元的国家黄砂资源被盗采,水库10万网箱饲料喂养严重影响了水体,那个时候水库的水是浑浊的,采砂造成的油污和死鱼浮在水面,都不敢下去游泳。

据了解,2020年石梁河镇按照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要求,经过黄砂禁采治理、10万只无序网箱清理、生态修复,全力建设水碧、岸绿生态石梁河。如今的石梁河水库水系贯穿、河湖清幽,滩涂湿地恢复了原有生态,虫鸣阵阵、飞鸟成行,大面积的野花静寂盛开,一个“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亲水宜居画卷,成为当地百姓休闲娱乐的“野趣天堂”。同时市委、市政府打造“登花果山、看海、游湖”第三张旅游名片。

“今年,石梁河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胆识推进水库采砂、无序网箱治理和三无船只清理,现在的石梁河水库水清了、树绿了、鸟来了。”薛喜利说。

石梁河镇多措并举,积极引导渔民“洗脚上岸”,进厂入企,并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家纺、矿山机械、无纺布等产业,把水库周边的渔民户转化为产业工人。库区乡村振兴产业园内有48家企业,年均产值大概在11.2亿元左右,用工大概在27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