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东海新闻
东海交通的蝶变:从“神经末梢”变身“区域枢纽”
浏览次数: 作者:相杰 尹洁 信息来源:东海县融媒体中心 更新时间:2025-11-18

1.png


中国式现代化,交通先行。五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但对于东海县来说,却是印刻在“十四五”规划壮阔画卷上的一个个坚实脚印。

这五年,在水晶之都的广袤大地上,东海县着力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解决群众出行“急难愁盼”。便捷,成为东海最温暖的民生底色。

规划引领绘蓝图,立体交通网初具规模。“十四五”期间,东海将完善综合交通体系作为重要民生目标,高质量完成《东海县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等3项核心规划,深入推进通用机场、内河航道等5项专项规划研究,构建起覆盖公铁水空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规划体系。规划新增普通省道56公里, S464南延升为S273、张曲路升为S362,新增省道规模位居全市首位,重点推进236省道东海段三期(投资约20亿)、268省道二期(投资3.3亿)项目,为交通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

在公路建设方面,“三环多射、八纵八横” 干线路网雏形渐显。一环由 S236、S245等国省道组成,已实现闭环运行,承担中心城区交通转换功能;二环、三环正加速推进,重点强化与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完成李安线改建工程、新姜线改建工程、横安线改造工程、310国道至羽山景区连接线工程、瓦张线改造工程等民生项目。五年来,农村公路建设累计投入9.43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587公里,改造危桥104座,争取到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县(区)省补资金3亿元,投资额和建设里程创历史新高。全县农村公路路网密度达到140公里/每平方公里以上,346个行政村实现双车道四级公路全覆盖,140公里县域西部生态旅游廊道串联起沿线美景,羽双路、羽青路等成为“网红样板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铁路发展实现跨越式突破。2021年连徐高铁正式运营,东海县站同步投运,动车直达北京、上海等全国60个城市,年铁路旅客发送量超200万人次,位居全市四个县级车站首位,标志着东海阔步迈入高铁时代。同时,积极配合推进连云港至临沂普速铁路前期工作,已完成可研报告编制,为完善区域铁路货运网络奠定基础。

水运与航空建设稳步推进。全县内河航道里程达162.45公里,形成以淮沭新河为主、鲁兰河和蔷薇河为辅的航运格局,房山作业区纳入连云港市内河港口“3+5+N”总体规划。通用机场选址报告已报华东民航局和军方审批,完成现场踏勘和评审,进入审批最后阶段,即将填补县域航空运输空白。

服务升级惠民生 ,运输保障质效双升。“十四五”期间,东海县聚焦群众出行与货物运输需求,持续扩大优质运输服务供给,让交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公众出行更加便捷舒适。在城际出行方面,推出东海至南京、苏州吴江等5条定制客运线路,实现“门到门”便捷服务;东海至连云港班线完成公交化运营,进一步拉近城乡距离。“交通+文旅”融合成效显著,打造5条旅游公交线路,串联水晶城、青松岭森林公园等景点,并在2025年五一期间开通高铁站至东海水晶城及热门景点的免费直通车,让游客出行更省心。

货运物流实现降本增效。开通6条交邮融合线路,其中李埝乡线路日均带货1000余件,快件代运成本降低52%,效率提升20%,2024 年交邮融合快递单件量超12万件。2023年6月,东海县物流协会正式成立,整合全县物流资源,破解企业“散小弱”难题,成为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农村物流体系日趋完善,构建 “1 中心、17 支点和多终端” 的县乡村三级节点体系,行政村物流网点覆盖率 100%,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快递品牌统一进村。

城乡交通一体化水平持续领跑。全县346个行政村实现镇村公交全覆盖,3A级以上景区旅游公交全覆盖,行政村至中心城区直达率达85%。开通至灌云、赣榆、新沂等6条毗邻公交,强化与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让群众共享交通发展红利。

创新驱动提质效,智慧绿色平安协同发展。东海县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绿色安全为底线,推动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智慧交通建设亮点突出,设置131套路网视频监测设施,实现普通国省道重要路段、节点、长大桥梁全覆盖;搭建智慧路网云控平台,优化交调数据采集方式,提升路网管理智能化水平。

绿色交通建设成效显著。稳步推进车辆电动化替代,2024年报废22辆老旧公交车,同步购置22辆新能源公交车,并实现普通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平安交通防线坚实牢固,实施安全生产检查“天网行动”,强化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优化升级高铁站周边秩序管理,打造“红纽带·高铁服务站”,高铁枢纽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为群众出行保驾护航。

一系列亮眼成绩让东海收获多项荣誉:获评全国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绩突出集体、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入选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福如东海 驿往情深”成为国家级农村物流服务品牌,石梁河水库环湖路上榜全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东海经验”。

五年栉风沐雨,五年砥砺奋进。“十四五”期间,东海交通人以敢为人先的魄力、求真务实的作风,织密了贯通城乡的交通网络,提升了普惠民生的运输服务,擦亮了特色鲜明的交通品牌。从连徐高铁的飞驰电掣到农村公路的阡陌纵横,从交邮融合的降本增效到智慧交通的精准管控,每一项成就都凝聚着交通人的汗水与智慧,每一组数据都彰显着发展的速度与温度。

站在“十五五”的新起点,东海交通将锚定“建成江苏省绿色高质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目标,持续打通南北向交通通道,完善公铁水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推动交通与产业、文旅、物流深度融合。相信在交通的强力赋能下,东海将进一步激活区位优势、释放发展潜力,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中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让交通成为支撑共同富裕的坚实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