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站点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社会保障信息 > 基本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公开
索 引 号 076/2025-00181
发布机构 东海县卫健委 发文日期 2025-04-21
标 题 关于印发2025年全县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 号 东卫健发〔2025〕22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时 效 有效
关于印发2025年全县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25-05-13

各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2025年全县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东海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4月21日  


2025年全县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2025年全县基层卫生健康工作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深入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持续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夯实分级诊疗体系基础,更好服务城乡居民健康。

一、构建基层优先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1.强化“以基层为重点”政策保障。推动各地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配合开展《江苏省基层卫生条例》执法检查。推动按照辖区服务人口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保障人均补助基本标准,组织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二、建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提升”工程。按照县政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工作要求,全力推进李埝等5家卫生院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建设任务。年内优化整合村卫生室10个以上,南北帮扶新建15个卫生室,改扩建7个卫生室。

3.深入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牛山街道卫生院、张湾乡卫生院、曲阳镇卫生院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创建,年内乡镇卫生院推荐标准比例达80%以上。

4.提升社区医院建设保障水平。加快推进省社区医院建设,建成2个以上省社区医院,全县建成省社区医院比例达到65%以上。

5.推进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功能中心建设。积极争取基层特色科室省、市级孵化中心技术扶持,年内建成2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功能中心。

6.加强村卫生室分类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有序推进村卫生室建设管理。持续开展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评价,推动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定点管理范围。年内达到服务能力标准的村卫生室比例达到40%,新建成甲级村卫生室5个以上。

三、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7.推进基层专家工作室(联合病房)建设。组织县级医疗机构专家到基层开设工作室、孵化特色科室。全县基层专家工作室开设率达到100%,逐步提高基层机构承接上级医院下转患者的能力。开展基层专家工作室(联合病房)评价,建设一批优秀专家工作室(联合病房),发掘优秀案例。

8.推动基层特色科室建设扩面提质。积极争取基层特色科室市级孵化中心技术帮扶,年内新增5个以上基层特色科室,全县建有1个及以上特色科室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比例提高到80%以上。

9.提升基层常见病多发病均质化诊疗能力。积极争取市级基层特色科室孵化中心技术扶持,推动各地加快基层常见病综合防治指南务实应用。加强基层机构慢病、儿科、呼吸、口腔、中医、精神卫生、康复等科室能力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基层机构开展血液透析、体重管理、睡眠、心理咨询等服务。年内全县乡镇(街道)卫生院提供儿科服务的比例提高到95%。

四、发展壮大基层医疗卫生队伍

10.推进落实卫生人才强基举措。指导基层用好用足“两个允许”、“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定向设岗、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等政策。对第五轮遴选确认的基层卫生骨干人才实施年度测评,推动基层卫生骨干人才执行协议工资制。配合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25年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招生需求。加强基层儿科、康复等短缺人才招聘。持续开展老专家服务基层健康行动和银龄医生进基层服务项目,鼓励将志愿者、社工等纳入基层服务队伍。

11.持续实施“大学生村医专项计划”。开展2025年大学生乡村医生招聘,继续落实编制保障政策。按照省乡村医生注册管理办法,引导医学专业高等学校毕业生免试向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组织大学生乡村医生参加能力提升培训。鼓励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乡村医生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提高到60%。

12.加大基层卫生人才培训力度。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骨干人员培训,遴选一批人员到上级医院务实进修。完成国培项目培训任务,年内组织做好7名临床骨干人员、10名乡村医生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实施省培项目,各单位要积极安排骨干人员参加基层卫生适宜技术市级师资培训。推进第三批基层适宜卫生技术培训。分批分期组织乡镇(街道)卫生院院长参加上级举办的培训班,着力提升管理和运营能力。

13.实施全科医生补助政策。贯彻落实市政府印发的《连云港市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协调财政部门落实全科医生专项补助资金。推动制定全科医生考核指导意见,发挥全科医生专项补助引导激励作用。

五、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14.扩大签约服务供给。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积极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六个拓展”,扎实开展基层首诊签约,推动二级及以上医院全科医生和下沉医生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签约服务。年内一般人群、重点人群签约率分别不低于43%、74%,其中,老年人签约率不低于65%,首诊签约率不低于20%。

15.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有感”行动。落实上级医院专家号源、住院床位、预约检查等资源赋能家庭医生,优先保障签约居民转诊。做实对签约居民健康咨询服务;对签约居民普遍按节气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提示;对80岁以上老年人实现签约全覆盖,每年开展上门健康随访不少于1次,提供居家药学、护理等服务。协调医保部门出台支持家庭病床等签约服务政策。年内所有乡镇(街道)卫生院全面开展长期处方服务,并纳入慢性病患者签约服务包。

16.提升签约服务质效。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关口迁移、预防为主,做细做实签约居民健康管理,着力提升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质效。做好专病患者健康随访、主动干预、上下转诊等健康管理工作。会同医保部门,建立完善与“健康守门人”相适应的医保支付及费用激励制度,合理调整基层医疗服务价格,严格执行家庭医生绩效激励政策。

17.丰富签约服务内涵。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签约服务能力培训。组织参加基层体卫融合培训、运动处方师培训,继续开展省基层慢病运动健康干预单位建设工作,为签约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居民提供膳食运动干预指导。发挥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作用,结合家庭医生工作室建设,开展签约服务进企事业单位、产业园、社区等,开展集中签约履约。推进“互联网+签约服务”,加强信息共享,按季度及时更新签约居民基本信息和服务信息。

18.加大宣传推广。深入挖掘专家工作室(联合病房)、运动干预、体重管理、家庭医生工作室等优秀案例,结合5·19“世界家庭医生日”,积极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各地积极参与“江苏省十强、十佳家庭医生团队”和“星级家医工作室”评选,为推进签约服务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六、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水平

19.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保障和管理。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最低补助标准提高到108元,及时足额配套并拨付项目资金。根据国家、省部署,制订完善绩效评价和强化资金管理使用政策,加强资金拨付和使用,加大绩效评价与资金奖惩挂钩力度。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5年”系列活动,推进基本公卫科普宣传,提高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

20.做好基层慢病筛防中心建设。选定安峰中心卫生院为2025年慢病筛防中心建设单位,按照最新修订的《江苏省慢病筛防中心建设标准》,开展人员培训、能力评估等工作。推进多病共防共管,优化基层慢病筛查、诊疗、管理、转诊及后续追踪管理流程,及早发现未经诊断的慢性病患者,防患危急症和后续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加强跟踪管理,提高实施成效。

21.做实“一老一小”健康管理服务。做实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五个一”服务,按照健康风险开展“红黄绿”三色分类分级健康服务。强化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落实儿童眼保健、发育评估和科学育儿指导。

22.优化慢性病患者基层连续服务。继续推进实施基层糖尿病并发症筛查能力和高血压靶器官筛查能力建设。开展高血压、2型糖尿病、慢阻肺病等分级健康服务,推进多病共防共管。加强慢阻肺项目宣传和培训,稳步提高慢阻肺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落实膳食运动干预基层应用手册,将慢性病、肥胖症等膳食、运动指导要点嵌入基层医务人员诊疗信息系统,2025年力争覆盖40%的乡镇(街道)卫生院。规范开展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23.创新绩效评价方式。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综合性绩效评价,鼓励利用现有信息系统和手段采取远程方式开展绩效评价。加强问题整改与责任落实,考核及整改结果与结算补助经费挂钩。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常态化数据监测和质量控制。

七、大力推进基层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

24.推动基层信息系统提档升级。推动基层卫生综管系统在服务开展、综合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务实应用。组织参加基层卫生信息专管员业务培训,提升基层信息化应用管理水平。

25.推进县域医共体信息系统建设。按照“省统筹规划建设、市组织推广、县实施应用”思路,推动信息化支撑县域医共体业务协同与资源共享中心建设应用,加快建设县域医共体一体化信息平台。做好资源共享中心升级改造,基本满足医共体建设业务需求。

26.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务实应用。落实《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首页基本内容(试行)》,2025年实现向所有居民授权开放电子健康档案。持续推进医学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基层应用。

八、加强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治理

27.加强基层医疗质控管理、基层机构监管。统一质控目标,加强重点领域核心指标的监测反馈,提升基层医疗质控水平,扩充质控管理指标。根据《连云港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巡查工作实施方案(2024-2026年)》,持续推进基层机构巡查工作,2025年完成11家基层机构的巡查工作。

28.守牢安全底线。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安全生产专兼职人员的配备。切实履行属地责任,大力推动信访事项实质化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稳控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