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站点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分类 > 食品药品安全
索 引 号 076/2021-04298
发布机构 市场监管局 发文日期 2020-01-17
标 题 春节临近 这类专坑老人的诈骗再度活跃,速度转告家中长辈,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
文 号 无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时 效 有效
春节临近 这类专坑老人的诈骗再度活跃,速度转告家中长辈,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20-10-13

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保健品奉为“神药”:家人的话不听,却相信推销员“吃了能包治百病”的谎言;欢天喜地免费出游,结果花成千上万元抱回一堆保健品……我国每年有大量消费者尤其是老人受骗于食品、保健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中。春节将至,一些披着保健品外衣的诈骗又开始活跃起来……

保健食品消费欺诈的各种骗局大概分为以下几种:假借公益欺骗型、充专坐镇恐吓型、非法集资诱骗型、免费旅游陷阱型、嘘寒问暖情感型、量身定制诱导型、虚构认证伪装型、瞒天过海神吹型等。

1、那我们要如何防骗呢?

被夸张疗效忽悠学会分辨广告和宣传内容,科学、理性看待食品、保健食品广告和宣传。凡声称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一律不要购买;保健食品广告中未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的,一律不要购买。

2、被商品标签忽悠

正规的保健食品会在产品的外包装盒上标出天蓝色的、形如“蓝帽子”的保健食品专用标志,下方会标注出该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消费者应首先查看产品的销售场所资质。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购买,要先查询资质信息,尽量到证照齐全的正规场所购买产品。正规企业资质信息可以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查询,老人可由子女帮忙查询。

3、被短暂疗效忽悠

许多短期见效的“神药”只是在普通酒、饮品中添加了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西药,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特别是中老年人食用后可能发生意外。

4、到“四不”

不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品;不购买标签上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号的预包装食品;不购买标签或说明书中提及可以预防疾病、有治疗功能的产品;不购买标签上没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但声称是保健食品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