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新闻时评
莫待电影促变革
浏览次数: 作者:张文青 信息来源:东海县新闻宣传中心 更新时间:2018-08-15

  不久前上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口碑与票房齐飞。昂贵的正版抗癌药,便宜的进口仿制药,电影中的人物围绕着“药”进行着抉择和抗争。这部电影出现后,社会大众的目光开始聚焦抗癌药市场、医保改革、医药企业等一系列相关内容。李克强总理近日也就此电影引起的热议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网友们纷纷感慨,中国也出现了改变社会的电影。
  长期以来,现实题材的电影往往最能打动人心,相比之下也具有更大的影响力。改编自真实事件的韩国电影《熔炉》,自上映后便引起网民热烈讨论,并联名签署要求重启调查。最后,韩国国会以压倒性票数通过《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炉法》)。印度电影《厕所英雄》揭露了印度女性长久以来的弱势地位。难以想象,在印度农村,70%的农村家庭在露天环境上厕所,主要是文化的原因。尤其是女性,天亮前就要出门方便,有些单独外出的女孩竟落得被强奸的下场。电影使得很多印度女性的权利意识开始觉醒,也使得印度政府进一步推行相关改进措施。另一部好莱坞电影《护垫侠》,也为印度取消卫生巾消费税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笔者认为,文化市场确实需要越来越多的充满现实意义的好电影,所谓的IP大剧、古装玄幻,也只能暂时博人眼球。一部优秀的电影,可以反映一个或多个当下仍存在的社会问题,更可以让人们关注一些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和社会痛点。一部优秀的电影,会形成强大的扩散效应,会引起社会上下的共同关注。这样的电影固然多多益善,然而,与其进行事后的文化反思,何不在事前、事中做好“预防”,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变革之路,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