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014285094 | ||
| 发布机构 | 公安局 | 发文日期 | 2019-06-04 |
| 标 题 | 关于印发《“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全县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 ||
| 文 号 | 东公发〔2019〕23号号 | 主 题 词 | |
| 内容概述 | 关于印发《“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全县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 ||
| 时 效 | |||
东公发〔2019〕23号
关于印发《“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
全县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派出所、大队,机关各单位:
现将《“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全县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东海县公安局
2019年3月25日
“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
全县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工作方案
为切实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着力提升道路交通管理能力和水平,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创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市局部署要求,从即日起至10月底,在全县开展“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全县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省政法工作会议和全国公安厅局长、全省公安局长会议、全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会议、全市公安工作会议精神,以开展“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做好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交通安保工作为主线,紧紧围绕源头、城市、公路、农村四大主战场,狠抓“两客一危一货”、校车、挂车、农村面包车、“营转非”大客车、渣土车等九类车辆,通过开展隐患清零、违法整治、疏堵保畅、宣传教育等四大攻坚整治,为推动“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建设“强富美高”新东海营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管出安全、管出顺畅、管出文明,实现安全管控更加有力、城市交通更加顺畅、文明意识全面提升的工作目标。
一是安全管控更加有力。交通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严重交通违法明显减少,亡人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数同比实现“双下降”,确保不发生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
二是城市交通更加顺畅。路面见警率、管事率实现双提升,在静态交通方面打造规范停车管理名片,在动态交通方面实现城市拥堵指数同比下降,确保不发生长时间、大范围交通拥堵。
三是文明意识全面提升。市民交通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文明交通“东海共识”和安全行车“东海规矩”进一步深入人心,文明交通社会共治合力增强,城区道路交叉口机动车守法率达到95%以上,非机动车、行人守法率达到85%以上,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率达到90%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全面加强交通安全隐患治理
1、清零重点驾驶人安全隐患。集中清理九类车辆驾驶人交通违法、驾驶资格等,对违法记分满12分、逾期未审验、未换证驾驶人,采取电话、信函、书面告知等方式,督促尽快处理。会同刑警大队碰撞比对涉毒人员信息,对涉毒驾驶人持有驾驶证,经核实符合注销条件的,一律依法注销驾驶证,并将其名下车辆录入缉查布控系统重点查缉。
2、清零重点车辆安全隐患。加强与交通、保险等部门协作,打通平台数据关卡,核实摸清九类车辆所有人电话、企业注册地、个人住址等基础信息。对逾期未检验、未报废车辆,采取电话、信函、书面告知等方式,督促尽快处理。督促客运场站落实发车前“安全带佩戴必查、安全教育视频必看、驾驶人酒精呼吸必测、车辆轮胎情况必检”,每周至少一次到旅游包车集散点开展“四必”抽查。协调交通等部门建立重点运输企业“红黑排行榜”和分类分级管理机制,定期开展重点车辆动态监控和营运客车安全带使用“两个专项检查”。对亡人或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交通安全事故开展深度调查,对涉及“两客一危”、渣土车等重点车辆的亡人交通事故一案一评析,并通报行业和应急管理部门,推动落实行业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
3、清零道路安全隐患。全面排查清零国省道隐患,会同交通、水利等单位,对国省道事故多发交叉路口、无安全防护的临水路段、年久失修的桥梁护拦等开展排查,实施分级挂牌督办,推动整改措施、部门、责任、资金、时限“五明确、五落实”。全面排查清零农村道路隐患,联合交通部门深入实施“平安放心路”建设,推进农村电动车“亮尾”、事故多发路口“亮灯”、危险路段“亮化”,全县创建不少于2条公路集镇示范路段。
(二)全面加强道路通行秩序管控
1、攻坚整治酒驾毒驾违法。结合辖区实际情况,以餐饮娱乐集中地、城郊结合部、国省干道、重点村镇、高速公路出入口为重点,严厉打击酒驾、醉驾、毒驾违法行为。认真组织开展每月1号、15号和节日、重大安保等全国、全省、全市、全县性查禁酒驾毒驾集中统一行动,治安、巡特警力量同步参与,既管交通、又管治安。
2、攻坚整治工程渣土车违法。会同城管部门,紧盯辖区“渣土车”、混凝土搅拌车等车辆,重点管理作业频繁的时段、路段进行,严查闯禁区、抛洒滴漏、超载超限、加装挡板、不按规定粘贴反光膜等交通违法行为,对无牌、污损号牌、故意遮挡号牌、恶意闯红灯的,通过监控抓拍、摄像取证、定点查处等,从严从重整治。用足好用法律手段,应记分的一律予以记分,应驳载的一律予以驳载,应拆除挡板的一律予以拆除。
3、攻坚整治农村地区交通违法。落实专门人员,看死盯牢乡镇中小学校、幼儿园,凡使用非标车、农村面包车接送3名以上(含)学生的,一律予以查扣、从严处罚。会同交通部门落实人员、装备,健全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货车超载超限违法。建立“交警队+派出所 +城管队+农路办+安监所”五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坚决查处校车超员、货车载人、无证驾驶、拼改装车辆上路行驶等交通违法和黑校车、流动加油车等重点车辆。
4、攻坚整治城区显见性交通违法。全面改革主城区勤务,建强“铁骑大队”,全面实施主城区中队工作日全员上班、高峰分散站岗、平峰兵团整治,节假日“铁骑大队”高效补充、机关警力全面参与的铁骑勤务,大幅提高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全面实施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实行快递、外卖电动自行车“六统一”管理制度。深入开展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专项治理,推广“警便结合”不礼让行人查处法。加强机动车停车管理,综合运用监控抓拍、现场贴单、清障拖移等措施,提高停车秩序规范度,在晶都交警微信公众号每天曝光拖移车辆。全面推广上游取证、下游查处工作法,实行3至4名警力编组、兵团作战,在上游运用摄录设备采集非标三四轮车、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越线停车、逆行、翻越隔离护栏等交通违法,在下游严格查处,营造处处有警、有违必罚氛围。
(三)全面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组织
1、完善交通安全设施维护保养机制。依托交安委平台,按照“政府主导、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原则,细化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区、功能板块职责,推动设立交安设施专项管养资金,构建科学高效管养机制。
2、补齐停车设施缺失短板。提请政府出台停车场建设管理、收费管理办法,推动调整提高建筑配建停车泊位指标,落实停车场用地保障措施,努力形成布局合理、比例适当、使用方便的停车供应体系。建设智慧停车场1个,开展2个居民小区进行交通“微循环”改造。
3、加强 “三圈”周边综合治理。建立医圈、校圈、商圈“交警主导、单位主责、整体出勤、协同作战”联勤联动工作机制,组织“三圈”安保人员参与门前交通秩序维护,强化交通设施建设,实现“标志标线、电子警察、信号灯、视频监控”四个全覆盖。
4、提升交通组织优化水平。深入调研摸排乱点、堵点,委托专业机构对城区交通秩序进行优化设计,建立大队、中队上下联动、定岗定责、限时整改工作机制,立项整改不少于5个乱点、堵点。
(四)全面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1、健全惩戒教育机制。建设路口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人脸识别系统,拓展媒体、网络、楼宇大屏、随手拍、交通诱导屏等曝光阵地,提高宣传覆盖面。联合文明办、人社、银行、保险等部门,推动将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纳入诚信体系,在职业准入、个人信贷、车辆保险、评优评先时实行分类联动惩戒。在城市主要路口推广建设交通安全教育站,建成不少于2个交通安全教育站,组织违法当事人现场观看警示片,签订文明交通承诺书,开展交通协勤体验。开发应用“学法免分”系统,改进记分学习教育方式,提高自主学习效果。
2、加强农村地区宣传阵地建设。继续加大推广 “两站两员”建设,落实交通安全劝导站“五个一”模式,制作接地气、有特色、有效果的警示视频、墙体标语、宣传单,依托劝导站每天一播交通安全常识,每村建设一处交通安全宣传栏,每村配备一名兼职交通安全宣传员,每个机动车驾驶人签署一份交通安全守法承诺书,学校每学期有一次交通安全课。
3、强化社会面宣传。制定文明交通公益宣传和交通安全预警信息发布计划,深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八进”活动,制作图片、海报、互动教具、警示教育片、公益广告,在机动车驾驶人安全教育学校、城市交通安全教育站、交通安全主题公园、长途汽车上广泛宣传警示。开展“文明交通示范驾校”“东海好司机”“交通安全宣讲员”评选,建立重点运输企业安全经理人、学校校长、校车企业负责人微信集群,点对点发布安全提示信息。组织正义联盟、妇联、驾校等交通安全志愿者群体,开展文明交通劝导。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开展“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局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细化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责任落实,狠抓组织推进。县局成立整治领导小组,副县长、公安局长项勇任组长,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建兵,县局党委委员、交警大队长段玉鹏任副组长,在交警大队设立办公室,段玉鹏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交警大队教导员张金波任副主任,牵头开展规划组织、情况掌握和统筹协调等工作。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班子,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严格督导考核。要细化职责任务,将各项工作明确到每个层级、细化到每个环节、落实到每个岗位、具体到每个责任人。警务督察部门要不间断开展明查暗访,每十天下发一次督察通报,限期整改存在问题。要把考核奖惩作为推动大整治的重要抓手,将各项措施落实、完成情况纳入条线绩效考核,定期上网通报。县局将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民警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对措施不落实、效果不明显的,予以通报批评,对工作不负责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责任。
(三)落实保障措施。要加强一线执法管理法律难点问题收集,及时提供执法指引,切实做好相关法律保障。要配足配强通讯、救护、照明、防护、拖车等执法装备和器材,保障一线民警执法活动顺利开展。一旦发生妨碍执法、侵犯民警合法权益的行为,要及时到场取证,旗帜鲜明地依法保障民警执法权益。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重视和支持,下大力气解决一批影响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瓶颈、难点问题。
(四)坚持统筹兼顾。要把大整治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与做强交管主业和建强交警队伍紧密结合起来,与县委县政府、市局绩效考核结合起来,统筹推进重点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提升整治成效和能力素质,真正做到整体推进、相互促进。工作中,要主动向党委政府报告,努力提升党政领导下的整体攻坚合力。
(五)建立常态机制。要注意总结推广好的工作机制、方式方法和成功经验,通过及时研究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健全和完善交通管理特别是执法管理工作的各项常态长效机制,坚持严在日常、严在持续、严在不设时间表,做到工作推进与长效机制建立“同步走”。要落实专人负责信息报送工作,每月24日前报送工作进展情况;整治办将及时编发各单位行动部署、重大战果等情况,并向全县通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