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站点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府文件
索 引 号 014281309/2023-00001
发布机构 东海县牛山街道办事处 发文日期 2022-12-30
标 题 牛山街道2022年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自评报告
文 号 无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时 效
牛山街道2022年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自评报告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22-12-31

2022年,牛山街道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和思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部署,克服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精心谋划和组织、精准发力、精细落实,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较好的进展,现报告如下:

一、八项考核指标按时完成情况

(一)农业生产基础建设保障水平

1、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

(1)2011年至2021年,牛山街道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2.62万亩,占耕地面积3.27万亩的80.12%。

(2)2022年在张谷村投入900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3000亩,100%完成当年建设任务。

(3)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改造提升计划完成2.2万亩,涉及牛山街道新吴庄村、汤庄村、郇圩村、经开区杨墩村。

(4)已建成高标准农田保护利用与工程设施建后管护,没有违法违规占用高标准农田进行非农建设的或工程设施管护不到位的现象。

2、特色农业机械化率

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完成75.7%,与上年相比增加4.77个百分点;畜牧业完成80.9%,增加5.46个百分点;渔业完成64.1%,增加1.57个百分点;林果业完成71%,增加2.47个百分点;农产品初加工的总体机械化率发展水平完成57%,增加3.2个百分点。

3、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

建成市级以上数字农业农村基地1个,江苏省绿生园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并成功与省级平台对接且定期上传数据。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

1、家庭农场总体发展水平

(1)家庭农场名录系统信息录入准确率为100%。

(2)牛山街道无示范家庭农场培育任务。

(3)正常运用家庭农场”随手记“记账的家庭农场数量达到148家,占家庭农场总数的75.12%。

2、农民合作社发展水平

(1)2022年,中央、省级和市级示范社年度评定任务完成情况,牛山街道没有此项任务。

(2)市级以上示范社财会电算化覆盖率100%。

(3)合作社质量提升 ,建立了“空壳社" 治理长效机制,农民合作社在业数量不超过控制数。

3、农产品质量追溯规范化建设水平

(1)入网数量 完成新增100个,占目标任务的200%。

(2)常态化打印追溯标签191个,占入网主体任务数的比例100%。

(3)日常巡查抽检409次,抽检全覆盖。

(三)农业农村重大项目 投资占比

四季田园拖拉机研学项目2022年被纳入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考核库管理的项目。该项目由连云港东小福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兴建,占地80亩,位于牛山街道湖西路与农科大道交汇处都市四季果园内。2022年2月25日经东海行政审批局备案(备案文号东海行审备【2022】031号),2022年2月开工建设,2022年7月竣工投入运营。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414.5万元。

(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1、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水平

2022年,昌平河延伸段 (3.31 公里) 被列为江苏 2022 年农村生态河道建设任务。共投入各种型号挖掘机396 台时,人工374 工日,清除树木 298 棵,拆除乱建厕所1座,转运垃圾 65车次,种植绿化苗木 380 棵,撤种草籽 4.8 亩,种植草皮 7040平方。已完成所有整治任务,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

17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17个、自然村31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00%,占自然村总数的86.11%。

3、农村户厕 改造目标任务完成率

排查户厕12068户,其中问题户厕1074户,问题户厕已全部整改,整改率100%。

4、生活垃圾收运和分类处置

保洁队伍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配备环卫保洁人员 184 人,安装了垃圾分类亭 17 座,街道各村全部建立了收运体系,运输设备累计 68 辆(垃圾清运车 66 辆,垃圾转运车 2辆),垃圾桶 794 个(有害垃圾桶 85 个,可回收物桶 278 个,其他垃圾桶 363 个,厨余垃圾桶 68 个),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每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5、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

无乱扔垃圾、乱堆乱放垃圾、不清理垃圾等不文明现象。

(五)农村道路建设水平

1、农村公路建设水平

(1)年度建设目标完成情况。2022年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一条:杨圩线。位于河西村,路面宽6米,全程1.5公里。已完成。2022年街道无危桥改造、安防工程项目。

(2)养护目标。PQI,县乡村道自动化检测由县交通运输局统一组织实施,现已完成自动化检测。县道优良路率,县道由县交通运输局统一管理和养护。乡村道优良路率,街道乡村道安排有专人管理、养护,乡村道优良路率90%以上。

2、自然村( 组)道路建设水平

17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实现硬化的通自然村组道路里程约291公里,通自然村(组)道路总里程约300公里,占比97%。

(六)农村集体经济保障提升情况

1、健全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

17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均在农商银行开户建账,同时17个村网银全部设立,实现全覆盖。17个村委会代持资产全部移交,按章程规定召开“三会”实现全覆盖。

2、“ 五项监管提升“ 工程

17个村全部开通“银社通”,牛山街道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局正常运转,从事农村产权交易、三资代理、三资管理等工作的农经干部工资待遇按县人社部门审批的最新标准按时发放。

(七)乡村治理水平

1、村书记专业化管理覆盖率

2022 年,牛山街道现已建立起行政村村书记分级准入、梯次晋升、精准培育、差异激励、动态管理的模式,17 个行政村村书记均已按照相关文件标准完成定级工作,实现村书记专业化管理全覆盖。

2、村级组织推广运用“清单制“ 水平

2022年牛山街道在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清单制”的行政村17个, 占全部村数的100%。

3、提升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水平

(1)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规范设置的情况。17个村规范设置了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占行政村总数的100%。

(2)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运行和服务的工作水平。按照“统筹规划、统一建设”的原则,整合计生、政务、人社等服务功能,建设融信息公开、权力运行公开、社会事务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目前17个村已全部建成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了百分百全覆盖。

(八)乡村文明实践进展水平

1、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水平

(1)阵地建设情况 :2022年,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全力打造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五大平台、道德讲堂、志愿服务站、未成年人活动室等功能室的门牌、管理制度、活动计划及活动图片展示全部更新成立屏展架;更新了创建宣传栏、健康知识宣传栏,且达到每季度更新一次;添置了乒乓球桌、哑铃等健身器材,画制了机动车、非机动车及无障碍停车位,制作停车标识,规范车辆停放;设计安装了核心价值观宣传等公益广告。

(2)志愿服务开展情况:街道志愿者注册人数168人,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制度化开展防疫、创文等志愿服务活动, 有志愿服务时间记录的志愿者112人占注册志愿者总人数66.7%。志愿服务队伍每年组织2场以上业务培训。

(3)机制建设情况:已纳入牛山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 建有规范的工作运行流程,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

2、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水平

(1)阵地建设情况 :2022年,采取“五个统一”,确保17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建设全覆盖,即统一对17个村文明实践站的五大平台、道德讲堂、志愿服务站、未成年人活动室等功能室的门牌、管理制度、活动计划及活动图片展示全部更新成立屏展架;统一设计制作各村精神文明创建宣传栏、健康知识宣传栏,且达到每季度更新一次;因村实际,统一采购乒乓球桌、哑铃等健身器材,达到健身活动室全覆盖;统一施划村部机动车、非机动车及无障碍停车位,制作停车标识,规范车辆停放;根据村周边环境,统一布局指导村设计安装核心价值观宣传等公益广告。

(2)志愿服务开展情况:17个村志愿者注册人数1.2万人,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有志愿服务时间记录的志愿者6806人占注册志愿者总人数56.7%。17个村的志愿服务队伍每年组织2场以上业务培训。

(3)机制建设情况:已纳入村“两委“重要议事日程进行部署安 排,建有规范的工作运行流程,有当月或下月文明实践活动的计划安排。

二、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

1、瞄准“产业兴村”工程,大力发展乡村经济

一是依托清产核资,最大限度保证集体资产增值增效。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发挥集群、集聚效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种植业。茅墩、东蔡、郑庄依托现有市场,在强化管理的同时,力促转型升级;英疃、和堂整合现有资源,实现资产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其他村加快推进清产核资,自大限度地摸清现有资产和资源,凡属于集体的,必须收回,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到产权交易平台发包,增加村集体收入。

二是围绕一二三产融合,打造特色产业链。依托四季果园项目以及农高区建设,打造特色产业链,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实现一二三产融合。西蔡村、望西村,积极搭建电商平台,通过培育网红引导更多的村民从事电子商务;湖西村地处农高区和西双湖风景区中间,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汤庄、张庄、和堂毗邻县电商产业园,重点发展水晶、农产品等电子商务;曹林村发挥紧靠高新区和高铁站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产业。

三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城郊村积极引导土地流转,成立家庭农场,推进科技兴农,提升品牌质量。在郇圩寿桃、张庄草莓、张谷西瓜、河西蔬菜、湖西果蔬的基础上,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引导现代高效农业发展。

2、借助“生态宜居”工程,大力改善村庄环境

一是依托城乡一体化,加快农村基础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村庄道路、排污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所有村庄道路硬化,实现出门不走泥路的目标。投资900万元,新增张谷村高标准农田3000亩。

二是发挥问题导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村庄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率达到100%,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对小天河、昌平河、跃进河等13条河道清淤23万方,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建立“五位一体”常态化长效管护机制,着力改变“重整治、轻管理”的认识,在开展清理乱堆乱放、拆除私搭乱建、规范畜禽养殖等工作的同时,及时对腾退后的公共场地进行改造提升,彻底杜绝问题反复反弹。

三是强化科学规划,严格做好村庄建设管理。按照《镇村布局规划》,科学合理确定村庄类型,以规划引领村庄建设。加强规划管理,严格按照规划有序开展各项建设,抽派专人做好审前批后管理工作,进行专项跟踪,严肃查处违规乱建行为。

3、打造“民风淳美”工程,大力弘扬文明新风

一是着眼格局档次,打造乡村文化培育基地。依托特色产业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打造一批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点,常态开展“五微”平台育新风、“传统节日乡村行”等活动,统筹推进乡村阅读阵地的提档升级,丰富农村文化活动,提升乡村文化底蕴。

二是发挥示范引领, 着力弘扬时代新风尚。常态化公布“善行义举榜”、“移风易俗光荣榜”、“好人榜”、“诚信红黑榜”等,开展“最美系列”、“好人系列”、道德模范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广泛宣传身边的最美农户、好婆婆、好媳妇等典型事例,树立“晶都榜样”,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弘扬文明乡风正能量,提升乡民素养。

三是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丰富精神文明内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移风易俗,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厚葬薄养,反对婚丧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大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着力弘扬崇尚科学、勤劳向上、绿色节俭、孝老爱亲的时代新风。

4、借力“富民增收”工程,大力提升致富水平

一是改善公共服务,提升农民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强化乡村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省标准化率达到92%以上;县级文明村、法制村实现全覆盖;完善城乡低保准入制度;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

二是瞄准创新创业,培训高素质职业农民。突出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返乡下乡创新创业者、留乡初高中毕业生、返乡回乡农民工以及退役军人等。以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为重点,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三是拓展就业渠道,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实施返乡回乡创业“凤还巢”计划,鼓励更多的农民返乡回乡就业。街道劳动所要积极搭建企业与农民工招聘供需平台,采取专场招聘、线上招聘、下乡流动招聘等多种渠道,扩大返乡人员在家乡就业的规模。

5、抓牢“强基固本”工程,大力实施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建强主心骨,为乡村振兴注入“组织动能”。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深入实施基层组织“红色细胞工程”,抓基本、补短板、强功能,使每个支部既能“安营扎寨”,又能“攻城拔寨”。一方面,聚力“强规范”,大力推进基层党支部达标建设和星级创争活动,全面提升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水平。另一方面,聚力“强作用”,探索建立党委抓牢支部、支部严管党员、党员带动群众的“一突出四联动”机制,最大化释放组织正能量。

二是锻造生力军,为乡村振兴汇聚“先锋动能”。一名党员一盏灯,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作为处在乡村振兴第一线最基础、最坚实的力量,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如何,直接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能否落地见效。牛山街道着眼选、育、管、用四个环节构建全链条机制,努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生力军。

三是突出“培强与推优”,创办“乡村振兴学堂”。为村干部定期“充电赋能”,提升干事能力、发展智慧与政治境界。通过发掘和讴歌乡村振兴实践中涌现的先锋人物,凝聚基层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的正能量。突出“引源与疏流”,实施村干部培育计划,拓宽“头雁”“强雁”“雏雁”来源,分层建库、系统培育、动态管理,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根基。

三、特色和亮点工作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点和难点都在牛山街道。为了高质量完成各项验收任务,2022年牛山街道克服疫情的严重冲击,投入资金2500余万用于创建。2022年12月8-9日,东海县顺利通过省文明委的年度验收。

2022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