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站点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府文件
索 引 号 014280752/2019-1428152
发布机构 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19-08-05
标 题 对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81号建议的答复
文 号 东 农〔2019〕62号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对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81号建议的答复
时 效
对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81号建议的答复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9-06-18

 

戚小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如何引导当前一些家庭农场做实、做强,实现农场和被流转土地农户真正的增收、双赢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县家庭农场发展的整体情况

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发展“家庭农场”起。东海县于当年4月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发展家庭农场的文件,制定了鼓励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家庭农场的发展。经过几年的实践,东海县的家庭农场发展工作稳步推进,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已登记注册530户家庭农场,从业人员2300人,经营规模达10.52万亩。按经营类别分:种植粮食作物的275家,种植蔬菜的53家,种植花卉苗木的45家,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的157家。

二、主要做法

(一)加大宣传,激发发展动力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以及网站,并制作专题片,进行宣传发动、加强引导,强调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从东海的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力的现状出发,必须要从培育以家庭农场为主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着手,必须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激励广大农民积极投身家庭农场建设。

(二)出台政策,“六位一体”扶持

为了指导和保证发展家庭农场的顺利实施和推进,出台了《关于发展家庭农场加快推进土地流转的实施意见》,从项目、财政、用地、税收、社会保障、服务等六个方面制定了具体的扶持家庭农场发展优惠政策。

项目方面,家庭农场优先承担财政、农业、水利、国土资源、农开、农机等部门安排的各级基建类和财政专项补助项目。财政方面,捆绑使用政策性支农资金,采取以奖代补、项目扶持等形式,重点向家庭农场倾斜。用地方面,家庭农场经县城乡规划、国土、建设等部门许可,可以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建设农产品仓库、晾晒场、农机仓库等生产经营用临时建筑物。税收方面,家庭农场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家庭农场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可以免征所得税。建设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设施而占用农村集体林地、养殖水面以及渔业水域滩涂等农用地的,免征耕地占用税。直接用于农、林、牧业的生产用地,免缴城镇土地使用税。社会保障方面,设立家庭农场专项农作物保险,将家庭农场纳入政策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范围,提高保费标准和理赔额。服务力度上,各部门各乡镇依法合理地衔接处理好家庭农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其健康快速发展。

(三)规范认定,稳步促进发展

制定家庭农场认定标准,规范家庭农场认定程序,稳步推进家庭农场发展,从户籍、土地性质、申报主体、合同期限及鉴证等八个方面,对有关操作规定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

(四)评选示范,指引发展方向

制定东海县示范家庭农场“6+5”评选标准,即“6个基本条件和5个提升条件”:

1.基本条件(只有达到基本条件的家庭农场才能申报):1、家庭农场内家庭成员在农场固定从业人员不少于2人,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农场主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有一定的适度经营规模:经营规模大于东海县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的20%;3、设立显著的名称标志牌;4、出入口旁设立“家庭农场”简介;5、家庭农场周边设立明显的界限标志;6、有固定场所:(1)有与生产经营相适应的场房场地;(2)有基本的办公用房;(3)相关生产管理制度齐全并上墙;(4)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上墙。

2.提升条件:1、有相应的农业生产经营技能、管理经验和农业机械等物质装备,硬件投入达到50万元以上,生产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2、制定有近期、中远期发展规划,有规范的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生产记录齐全,产品符合质量安全要求;3有自身注册商标,或有可使用的品牌,品牌化经营程度较高。如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可优先推荐;4、具有鲜明的主导产业,土地产出率、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对周边农户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亩均产出和经营效益比普通农户高出20%以上。5、有完整的财务收支档案。

2013—2018年,全县评选并命名了94家“示范家庭农场”,创建了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1家。评出的“示范家庭农场”管理规范、效益明显、带动力强,较好地发挥了助农增收、带农致富的作用,为我县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我县家庭农场发展的初步成效及特点

发展家庭农场发展是适应当前东海县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各级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家庭农场得到了快速、健康推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助推了现代农业发展。全县已登记注册530户家庭农场,每户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少则50亩,多则上千亩,有效实现了适度规模经营,家庭农场发展效果已初步显现。这些家庭农场围绕优势产业组建,助推了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黄川镇的草莓,石梁河的葡萄,平明镇、张湾乡的稻麦,双店的花卉,桃林镇、石榴镇的蔬菜,洪庄的辣椒等产业,都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形成产业聚集。

(二)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东海县出台发展家庭农场政策,积极扶持家庭农场发展,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家庭农场的组建提高了生产专业化程度,生产效益更直接关系到农户家庭的经济收入,原来农户分散经营的3-5亩土地种与不种,种的好与不好对其收入影响不大。现组建家庭农场土地集中后有效地增加了农民家庭收入。

(三)培育了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由于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比农户分散经营规模大很多,家庭农场经营者对于自己家庭农场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划、发展目标,都选择适应市场的新品种进行种植,并实施新技术,投入也比较高,更能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四)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大幅提高了农场主的家庭收入。同时,由于家庭农场对周边群众的示范带动,一些农户不断加入到经营家庭农场的队伍中,成为新的家庭农场经营者,不仅提高了收入,还使得农业生产、物流销售形成专业、完整的产销供应链,进一步完善了农业经营体系。

三、面临的问题

(一)经营风险难防范。家庭农场经营规模比农户分散经营规模大很多,为了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多种植设施农业及经济作物,投入资金较多,如遇到冰雪大风等自然灾害或市场行情不好等情况,农场主将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经营缺乏保障。

(二)技术人才难寻找。多数的家庭农场经营者,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经验,但由于文化程度相对不高,在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他们迫切需要农业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或专业技术服务和培训,来进一步提高其农产品的生产管理水平。

(三)社会服务难到位。 农产品市场走势如何?种啥划算?养啥赚钱?种植养殖有哪些新技术?这些都是农场主迫切需要的信息。缺专业人员、缺专业信息渠道、缺对国内外市场的专业研判等,使得家庭农场主难以掌握并有效利用市场信息。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鼓励家庭农场参加农业保险。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化解家庭农场规模经营的风险。

(二)加强政府服务力度。协调各部门、各乡镇合理地衔接处理好家庭农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其健康快速发展。农经站在农户流转土地准备办理家庭农场的初期,告知其全乡镇各类经济作物种植情况及收益如何,供其参考;农技部门加强对家庭农场的全程技术服务,提高经济效益;搞好粮食收集工作,为家庭农场经营排忧解难。扶持发展机械化作业合作社,为家庭农场提供水稻、蔬菜等集中育苗、机械插秧、收割等专业化服务。

(三)加快农业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依托县培训机构及省市业务部门办理的家庭农场主培训班,组织农场主参加多种形式农业技术培训及经营管理培训,通过各类培训提高家庭农场经营主体种养水平和管理水平,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场主,实现农业增效。从政府补贴、社会保障、项目扶持、金融服务、社会评价等方面创新制度和政策,吸引富有创新精神、专业知道较强的大中专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申办家庭农场。

(四)继续以示范引领发展。根据省市县示范家庭农场的评定标准培育各级示范农场,从土地规模、生产规范、经营效益等方面引导家庭农场提高生产经营水平。

(五)打造家庭农场合作示范区。依托各乡镇资源优势,产业特色,通过政策扶持推动,典型示范带动,在家庭农场发展基础好的乡镇积极打造家庭农场合作示范区,在产业集聚、服务集中等方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提高家庭农场发展水平,提高收益。

最后,再次感谢并希望您一如既往地支持关心我县的家庭农场发展工作。

 

 

                            东海县农业农村局

                             2019年6月18日

 

联 系 人:张丽荣

联系电话:87229546

抄报:县人大常委会人代委、县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