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魅力晶都 > 东海花卉
这里的农民幸福得像花儿一样
浏览次数: 作者: 信息来源:东海县 更新时间:2018-02-26

春节过后,双店镇北沟鲜切花产业园内,一望无际的温室大棚泛起了“白色”光芒。节前抢早上市的地理百合价格特别好,一扎10枝的百合花最高卖到了60元,花农们喜出望外,忙着适时采摘鲜花销往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鲜花店。 
  “真是规模出效益,俺家的12个温室大棚少说也能进账60万元。”40多岁的花农、市场经纪人单华云高兴地说。 
  笔者走访当地花农时了解到,节后的鲜切花行情虽然预计不如节前,但仍然很乐观。现在可上市的百合全部通过经纪人储存在冷库里,物流一上班,就可以对外发货了。 
  历经15年的发展壮大,特别是近年来通过落实农业供给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鲜花美丽产业不仅实现了规模种植面积的增幅扩张,而且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互联网销售上处于同行业领先的水平,形成了“高大上、精细美”的格局,夺得了一个个全国之冠、省市之最,成长为响当当的“富民朝阳大产业”,让当地越来越多的花农过上了“花样”生活。 
  在北沟鲜切花产业园里,像单华云这样的规模种植大户、“花老板”园区里有几百户。他们能在高效农业发展中脱颖而出,得益于政府实施的产业带动、政策驱动和技术推动。 
  多年来,双店镇一直把鲜切花品牌、高效种植园区、标准化示范创建当作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抓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调集精兵强将,广泛联络省市县科研院校紧密协作,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的运作模式,形成全力以赴抓创建的工作机制。从种苗、种植、管理、施肥、防治病虫害、市场销售等每个环节入手,对鲜切花生产的全过程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由传统粗放型生产向精细化生产转变,推动鲜切花产业转型升级,让双店镇从2000年仅有的40栋鲜花大棚占地不足40亩,到现在规模连片种植面积达1.6万亩,以北沟为中心的鲜切花基地辐射10个自然村。基地有香水百合、郁金香、玫瑰、非洲菊、彩菊等20多种中高档的鲜切花四季常开,畅销上海、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从事鲜切花种植、种苗引进、产品销售、网上营销的人数达到了3000多人,带动花农年实现鲜切花销售收入5亿元,年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成为江苏省鲜切花产业基地,种植面积在华东六省一市最大。 
  近年来,双店镇加强与北京西诺种业有限公司、荷兰皇家范赞藤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精心打造国内首家百合试种中心,从荷兰引进高档百合新品种,利用占地15亩智能温室进行工厂化繁育推广,先后引进百合新品种100多个,使百合新品种目前突破200多个,创造了全国之最,成为全国百合“品种最多、品种最优、品种最全”的百合花种植基地。走进位于双店镇鲜切花产业园的北京西诺种业有限公司的百合新品种智能温室,只见五颜六色的新品种百合竞相开放,让人目不暇接,一块块品种简介牌好像把人带入了新品种的王国。公司经理介绍说,这里试种的新品种有红色的西诺红、红芯、瑞格塔,有黄色多瑙河、波哥大、黄色风暴,还有白色的肉色杰作,常见的西伯利亚、木门、铁炮等更是应有尽有,有些品种是国内首次引进繁育,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2015年,“双店镇百合花”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有了“国字号”品牌撑腰,双店镇产业基地以百合种植为主打的鲜切花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了。目前,百合花销售量占据上海市场份额66%以上。 
  当前,网购已然成为现代人购物主要渠道和手段之一。为改变提篮叫卖、田头等客的传统销售模式,顺应“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双店镇通过推行“基地+企业+电商+农户”的经营模式,构筑起花农致富的新兴产业链,打造省内首家鲜切花“淘宝镇”,成功获批“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北沟村大学生村官郝大宝通过购置百合、郁金香等球根花卉的裸球,然后将品种、大小、花期、种植深度一致的品种,放在利用植物秸秆做成的不同形状的包装里,通过淘宝、京东等第三方网络平台“触网”销售,使原来一个成本不足2元钱的裸球,“摇身”增至了9.9元,线上生意异常火爆。年实现网上销售额1600多万元,影响带动当地发展花卉种球电商上百家。
  一枝鲜花,让双店镇赢取了全国巾帼鲜切花示范基地、省鲜切花标准化示范区、省首批高水平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和省四星级旅游示范点等“金字招牌”。“中国鲜切花第一镇”、“中国花木之乡”、“全国鲜切花生产示范区”、国家级生态镇、省鲜切花进出口交易中心、省电子商务示范乡镇等一个个闪亮的匾牌荣誉让双店镇鲜切花品牌名扬大江南北。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新的一年,当地花农对鲜切花产业发展、对农村未来发展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