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中午,江苏省东海中等专业学校校园一片宁静,大部分学生正在午休。突然,2023级艺术班教室内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喊声,一名男同学毫无征兆地从座位上晕倒在地,不省人事,呼吸骤停,情况万分危急。幸运的是,当时值班的老师第一时间进行了规范的心肺复苏,为抢救生命赢得了最宝贵的“黄金时间”。
“我们当时看到同学突然晕倒了,都吓了一跳,然后我就赶紧给夏老师打电话。”现场目击学生王彤彤。
当时,正在楼下办公室值班的班主任夏鑫老师闻讯后,立刻飞奔到现场。此时该名同学面色青紫,呼唤无反应,且已无自主呼吸。千钧一发之际,夏老师没有丝毫犹豫,立即疏散周围学生,保持空气流通,并跪在地上,开始对该名同学实施心肺复苏。
“当时发现学生晕倒在地上,额头发凉,呼吸十分微弱,然后没有意识。我要求其他同学都散开,然后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进来。同时另一位同事拨打120电话,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我对他实施了心肺复苏。大概一分多钟后,学生逐渐有了自主呼吸,也慢慢地恢复了意识。”江苏省东海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夏鑫。
由于现场急救及时、规范,送医后救治通道畅通,目前该名同学已脱离生命危险,正在家中休养,身体状况稳定。
“我们为夏老师的沉着勇敢和专业的急救技能感到骄傲。这次事件也充分证明,我们坚持开展的师生应急救护培训是非常必要且有效的。接下来,我们会在全校范围内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普及急救知识,力争让更多师生掌握这项‘救命技能’。”江苏省东海中等专业学校团委书记沈春柳。
这场发生在校园内的意外,因为一位训练有素老师的挺身而出,最终化险为夷。我们要为这位临危不乱的夏老师点赞!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都能更加重视急救技能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在危急关头能够伸出援手。
这场惊险救援的背后,藏着东海县早已铺开的急救保障布局。本年初,将“在公共场所配置AED”列入2025年东海县十大民生实事工程,截至目前,全县已在学校、商场、景区等密集场所投用150台AED“救命神器”,确保3-5分钟内就能取到。
东海县还创新搭建了AED地图与志愿者管理平台。一旦设备被取用,120指挥调度平台将同步报警,调度员可远程指导现场急救。这意味着,未来在紧急时刻,普通市民不仅能快速找到AED,还能在专业指导下完成规范操作。
与此同时,急救培训正走进千家万户:社区工作者、教师、服务员都在学心肺复苏。就像夏老师的挺身而出,越来越多普通人正在成为 “生命第一响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