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值稻田虾捕捉的高峰期,黄川镇新联村3000亩稻田养虾基地碧波粼粼。每天早晨,起虾笼的人们就开始忙碌不停,捞草机机声隆隆,撒肥船摇曳前行,稻虾田里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走进稻田养虾基地,新联村村支书孙本东正在路边查看刚捕上来的新鲜龙虾,他边看边分析市场行情:“南方现在正忙着腾虾塘栽秧,苏北的龙虾市场受到冲击,每斤市场价只有15至20元左右,等到阴历5月底,市场价格上抬,每斤可销售30元左右。我们村现在养殖3000亩龙虾,每年可以带动村民就业近1000余人次,再加上土地承包流转资金,村民们实现了一地双赢。”
刚收上来的龙虾网,正一排排有序地摆放在场地上,补网的村民们精心地检查着虾网的使用情况,遇到有破损的地方就及时修补好准备再用。“自从我们村流转土地搞稻田养虾以来,我们就一直在养殖基地里打工,每月工资3000元,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小日子过得还不错。”正在补网的王大姐说。
12号养虾区,小船仓里堆满了肥料,船桨摆动,小船慢行在水面上,撒肥人反复地往虾田里撒肥。“为了科学养虾,我们也不断转变养殖观念,随着气温的上升,把发酵出来的肥料进行科学配制,采取用水肥浸泡成糊状的办法,进行撒施,确保施肥均匀。为了养殖出高质量龙虾,塑造黄川龙虾的优质品牌,养殖户们还采用粮食做发酵菌,这样既能把龙虾养的个大膘肥,还能静化水质。”养殖人员万涛说。
13号养虾区,起虾网的人在稻虾田里推着小船,沿着一条条布置好的放置标一笼一笼往船上收龙虾。当问及水里冷不冷时,他说:“今年龙虾大丰收,我们心情特别好。虽说有点冷,但是心里还是暖洋洋的。我们凌晨4点多开始起笼,到早上8点收工,每天能挣200元,也是挺不错的。”不到一个小时,满仓的龙虾船被推上了岸,龙虾也被捞进筐里后运到了销售地。“我们每年3月中旬开始捕虾,3000亩稻田虾,每亩可产虾约180斤,年产虾540000斤,以每斤平均15元的价格算起,全村养殖龙虾的年收入可达800余万元。”销售经理人张民国介绍说。